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胡立彪:从失败者身上反思什么
2017-11-21 09:38:16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继3Vbike、悟空单车、酷骑单车、小鸣单车、町町单车等相继停止运营后,共享单车领域据称“排名第三”的小蓝单车,近日也宣布退市。这让已随天气一起入冬的共享单车行业更显寒意。

今年2月融资上市之初,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向媒体公开表示,要“打造最佳骑行体验”,并要与对手“决战紫禁之巅”。未承想,言犹在耳,君已坠矣。而当初一位媒体记者于小蓝上市时在报道中写下“‘紫禁之巅’有点儿挤”的玩笑话,却一语成谶,真的把这个新入行者给挤下去了。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共享单车行业的“紫禁之巅”还挤不挤?什么样的人、怎样做才能不被挤掉,站到最后、笑到最后?

在回答问题前,我们还是先看看那些失败者都有怎样的教训。事实上,早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初,就有人担心它能走多远了。而当各种色彩差不多被用完,数十家单车品牌争抢停车资源造成道路拥挤和使用混乱时,一些市民不胜其烦,寄望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政策限制共享单车扩张,也有人甚至暗自诅咒一些共享单车品牌破产倒闭。

果不其然,只几个月时间,共享单车便一个接一个出问题了。当然,这并不是老天回应了消费者的诅咒,是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印证,而是市场有其运行法则,是市场本身必有的“回响”。根据麦肯锡研究报告及汉能研究数据,目前国内两轮车出行的市场规模在每年1720亿次,按照每客1元以及1%的渗透率计算,共享单车的年市场规模仅为17.2亿元。这个数字,无论是相比O2O市场的万亿元级规模,还是对比当前约10亿美元的共享单车融资额,都是不协调的。更直白地说,这个数据告诉人们:共享单车市场面临狼多肉少的局面。

所谓“肉少”,不光指市场利润,还是指融资来源。事实上,目前倒下的共享单车企业,多是因完不成后续的融资难以维持运营而关门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小蓝当初看到了行业供大于求的状况,也意识到了危险,而其CEO李刚还曾发出警告说,“没有成功融资的企业,连战场都无法进入”,没想到自己也沦为一个被挡在战场之外的人。

而“狼多”的现实,则直接意味着残酷的市场竞争。正如易观分析师曾经的断言,2017年冬天之前,首轮洗牌会完成,一批运营经验比较少、实力相对差的企业会被淘汰掉,剩下几家再参与下一轮竞争。他预计,2017年年中或年末,部分品牌共享单车将会落败。显然,现实不幸被言中,共享单车已经创下最快市场洗牌纪录。

投资者面对“狼多肉少”的局面并且经受一波损失之后,必会加倍小心,不再乱放钱出来,而各地政府部门在看到共享单车制造的种种乱象之后,也开始谨慎行事,在政策上由松转严,出台行业规范,加强管理。显然,共享单车市场的窗口期已过,后来者不再会有多少机会,加之市场容量趋于饱和,政府亦开始控量,这就意味着“彩虹系列”的行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固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学者指出,现存的共享单车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拿出新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那么在“紫禁之巅”被击败或被资本抛弃就是必然的结局。

显然,只要还有投资进来,而行内依然还有硝烟味,那么共享单车的“紫禁之巅”还会拥挤。而想要在上面站得久一点,就要汲取被挤掉者的教训,走别人的老路不行,必须创新,开辟新路。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业态,属于“互联网+”时代的模式创新,而其运行实践表明,只有模式创新,尚不足以胜出。有学者指出,代谢是市场的本质特点,容不得脚步减慢半分。在面向未来的经营中,回头看,资本战是最原始的,高阶的是创新战。能不能摆脱补贴引流老手法?如何将流量优势转化成胜利果实?资本火并的上半场结束,企业创新的下半场刚刚开始。

创新是求变,但就生存而言,还得要有不变的坚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质量。小蓝号称要“打造最佳骑行体验”,投放市场的车辆本身的“硬件”质量不错,比如尝试专业自行车才有的变速、减震,甚至碳纤维车身、带导航的电子屏,也一度赢得“最好骑的共享单车”赞誉,但它却忽视了“软件”质量,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服务跟不上。比如有不少网友抱怨,小蓝单车“特权卡”存在强制升级并借此推迟返现时间损害用户利益的问题。有调查显示,小蓝入市以来,全国投诉量接近3000件,解决率仅为20.5%。而因为押金难退,小蓝单车位列投诉排行榜首位。

市场经验一再证明,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谁忽视质量,谁就会成为市场洗牌的首选对象。对此,骑呗单车CEO周海有曾有这样的感悟:共享单车市场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或马拉松长跑,这意味着,跑得快的企业把商业模式跑通了,单纯凭借爆发力不一定能笑到最后,有实力和有耐心的玩家才能成为最终赢家。这个时候,投入高质量的产品并通过日常运营发挥技术优势以赢得更多更具黏性的用户,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看到,政府方面已经开始加强对共享单车市场的管理,其中包括制定出台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一旦更高更严的国家标准出台,共享单车市场洗牌会加速。谁能够最终留下来,看实力和创新能力之外,更要看实实在在的质量。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八雨 )